重点推荐

以全民健康 托举全面小康

从全球看,我国是医疗质量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医疗领域各方面改革统筹兼顾、整体协同,形成破解“以药养医”等痼疾的合力看急诊要等7...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今年8月8日,是中国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当前,从线上到线下,健身的热情和运动的快乐正在回归中国人的生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全民参与 全民共享

从国家战略护航,到体育强国定向,中国全民健身事业正迎来全面深入、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以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中国有信心、动真格:对...

让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只有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将“人口红利”转化为“健康红利”,才能为全面小康提供不竭动力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打响了一场抗击疫情的...

科学防控疫情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就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利器。战胜疫病离不开科学,既要...

习近平: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截至1月20日18时,境内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24例,其中...

“全民药方”保障全民健康

  新版医保目录从2020年1月1日开始执行,作为构成我国基本医保制度的元素之一,医保药品目录事关全体参保人,堪称“全民药方”,每一次调...

同《健康中国行动》共呼吸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日前向公众和呼吸界发起“同《健康中国行动》共呼吸”倡议书,号召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为健康中国一...

来一场健康服务供给侧改革

中国用自己的办法面对医疗卫生这个世界性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运用强大的国家能力进行健康治理实施健康中国行动、...

全民健康,迈进美好生活

全民健康,迈进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之“病有所医”篇  【引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

推动全民健身 习近平身体力行

编者按:今年8月8日是中国第11个“全民健身日”。从应运而生的愿景到深入人心的理念,席卷全国的健身热潮记录着中国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昂扬...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成立

7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和《关于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的通知》,明确依托全国...

今明两年健康扶贫工作重点划出

  7月11日在京召开的2019年全国健康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今明两年健康扶贫工作进行部署,明确全面推进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核心阅读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代表委员认为,要根据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新变化,深化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好群...

药品专利保护体系建议发布

日前,《保护创新、促进仿制——对中国建立药品专利保护体系的政策建议》报告发布会在京召开。该报告旨在为我国建立和完善药品专利链接、专...

热图聚焦MORE >>
请稍候...
  • 关于个别机构冒用全民健康工作委员会网址发文开展科普宣教工作的声明
  • 热烈庆祝新中国70华诞
  • 奔跑吧,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在路上
  • 爱国卫生月:让卫生健康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
委内讯息MORE >>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中国脑健...
关于个别机构冒用城乡小康发展促...
北京糖代谢研究会端午节前向白衣...
【图片新闻】我委协办的 2020营...
全国老中医专家工作室暨北京糖代...
中日健康专家在广州开展“离子医...
我委领导赴苏州参加第12个联合国...
公益救助特困家庭群众捐赠仪式在...
我委领导出席2018公益慈善盛典活动
全民健康工作委员会举办“喜迎国...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健康中国健康中国
初秋时节如何养生
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20-08-31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三场秋雨不穿单”。自立秋以来,北京已经历了多次的降水天气,进入处暑节气,大家明显感觉到昼夜温差逐步加大,有的人忙着“贴秋膘”,有的人则感冒咳嗽老往医院跑。那么如何做好秋季养生呢?

早睡早起 积蓄能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规律。“秋季养收”是指秋天气温逐渐下降,人体的阳气容易受伤,所以秋天要固护自身阳气,使得精气内守。此外,进入秋季,天高气爽,空气干燥,容易感受“燥邪”,伤及阴液,人会出现口鼻干燥、皮肤干燥等情况,所以中医学又有“秋季养阴”一说。不管是“秋季养收”,还是“秋季养阴”,实际上都是一个能量蓄积的过程,以应对寒冬的到来。

进入秋季,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以适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黄帝内经》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因此,秋季在起居作息方面要特别注重,积极调整睡眠时间,早睡早起,保证睡眠质量。早睡可以顺应阳气之收,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防收之太过。同时避免睡觉时受寒,添加被褥,适应节气的变化。

秋季养生还要防“秋老虎”。初秋时节暑热未尽,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等。此时更应做到作息守时、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俗话说“春困秋乏”,秋季容易感到疲乏。午睡是最好的解乏方式,可以保护心脏,提高机体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

气温变化大 谨防四类病

秋天气温变化大,人们容易生病。秋季易犯的疾病有以下几种,需要我们多加注意:

1.感冒咳嗽。感冒咳嗽是初秋时节最容易犯的一类疾病,由于大家已经适应了夏天的生活方式,短袖短裤,冷饮冰激凌。可是到了初秋时节,特别是处暑节气以后,昼夜温差加大,一旦衣着单薄就容易受寒,出现感冒咳嗽的症状。这就是中医学讲的“形寒饮冷则伤肺”。因此秋天需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防寒保暖。

2.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最容易在换季时节复发,如早起出门上班遇到冷空气就会鼻塞、流涕、打喷嚏。对于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来说,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日子实在是很痛苦。这类人群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头面部保暖,出门戴口罩、戴帽子,同时也可以经常点按迎香穴通利鼻窍。迎香穴的位置很好找,就在鼻翼两侧,鼻唇沟处。

3.皮肤干燥。对于干性皮肤的人群来说,秋季皮肤容易脱屑、没有光泽,皮肤毛孔增大,影响美观。还有的人不仅口鼻干燥,大便也干燥。为应对秋燥,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抹点儿润肤的硅霜,吃一些百合、梨、藕等具有养阴生津功效的食物。有一些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各方面控制得都挺好,但就是常常口鼻干燥,鼻腔尤甚,每年到了秋天就加重。这类人群可以试试“二根汤”。二根汤由芦根、白茅根组成,芦根可以清胃热,白茅根凉血止血,二者也都可以清肺热,生津液,利尿。芦根和白茅根按11003d12的比例用水煎服,可以有效缓解秋燥引起的多种症状。

4.肾脏疾病。立秋以后,门诊肾病患者增加。这是因为肾病患者对气温下降尤其敏感。中医讲“伤寒专打下虚人”。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讲,因抵抗力下降,更易患流感。《黄帝内经》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正气存内”就是强调要维护自身正气,提高免疫力,“避其毒气”就是尽量避免接触流感病毒。肾病患者秋季需要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少去人员密集场所。

“贴秋膘”因人而异

入秋后,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指的是人们此时开始进补一些高能量的食物。但实际上并非人人都需要“贴秋膘”,贴秋膘更适合于虚证人群,对于一些营养过剩人群,则不适合进补,如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等患者,如果盲目进补,可能会加重原发病。有的人更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发生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腹胀便秘等。因此贴秋膘需要根据患者体质类型,辨证施膳。对于太阴脾虚人群,“贴秋膘”要从健脾和胃出发,不一定非要吃大鱼大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常用药膳有鸡蛋瘦肉粥、山药芡实粥、南瓜小米粥等。对于畏寒肢冷,腰酸乏力的肾阳虚人群,可以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养血活血,温阳补肾。对于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的肾阴虚人群,可以食用百合鸭肉汤,清热润燥养阴。

对绝大多数人群来说,秋季可以多吃一些能润燥养阴的食物,如蜂蜜、甘蔗、梨、百合、银耳等,常用药膳有百合银耳汤和雪梨汤。少食辛辣食品,如辣椒、生姜、葱等。因为辛辣太过易损伤人体阴津。水果含水分多,可以适当食用,但不可像三伏天一样,一顿就吃半个西瓜,或拿水果当饭吃。如果本身脾胃就虚寒,可以把水果蒸煮之后食用。秋天容易感冒咳嗽,我们可以吃一些有止咳化痰、理气燥湿功效的食物。比如丝瓜、冬瓜、白萝卜、橘子、山楂。

调畅情志 适度运动

每到秋天,人们常常莫名其妙地感到伤感。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就是在秋分时节又犯了咳疾,一天比一天重。一天傍晚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她拿起《乐府杂稿》,看了《秋闺怨》《别离怨》之类的诗,心有所感,写下了十分凄凉的《秋窗风雨夕》。

秋天阴阳之气分离,草木枯黄,万物开始凋敝。人们在秋季容易产生悲秋情绪,所以大家要调整好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饱满的热情,积极乐观地生活、工作。饮食方面可以食用黄花菜,黄花菜具有解郁安神的功效。白居易曾有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萱草就是黄花菜的全草,黄花菜取的是萱草的花蕾。需要注意的是黄花菜不可生食,因为其含有秋水仙碱,生食可导致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食用前,应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过,鲜黄花菜的有毒成分在高温60℃时可减弱或消失,之后再用清水浸泡两个小时以上,捞出用水洗净后再进行炒食。

缓解秋悲的另一个方法是户外运动。秋高气爽,微风拂面,最适宜登高临远。很多人退休之后养成了爬山的习惯,还有的人一边喊山一边爬山。爬山确实可以宣发肺气,愉悦身心,但也要注意运动强度,过度劳累容易引发心梗。秋季气温下降,不宜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造成大汗淋漓,致津气耗散,这个时候如果受风寒,则会使毛孔闭塞,汗液不能排出,容易引发感冒,甚至落下风湿病根。